从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出现以来,这种全新病原体已经造成了全球多个国家的严重疫情,至今仍旧深刻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新型冠状病毒是什么?它从哪里来?为什么这种病毒传播如此之快,同时又严重威胁我们的健康?面对它所引发的疫情,我们该如何去做?相信这些问题肯定出现在了大多数人的头脑中,并且带来了不小的困惑。

为了通过电视这种渠道向更广泛的观众群体解答上述这类问题,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有关领导的亲自督导下,央视科教频道于今年2月底制订了《认识病毒,科学防控》特别节目的拍摄计划,并于此后的一个多月里完成了节目的拍摄和后期制作。该节目共4集,已于4月27日至30日的黄金时段在央视科教频道播出,并获得了相当好的传播效果。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施一(中)和本文作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叶盛(右)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室。 

 

作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会员,同时也是一直战斗在生物学科研一线的老兵,我很荣幸有机会参与了《认识病毒,科学防控》特别节目的策划和脚本编写,以及现场的录制和后期的审片。

其实,在此次疫情出现之初,我就已经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到了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的科普工作中,通过文章、直播线上课、视频演讲,以及中国教育电视台的电视课程等方式,希望把自己所掌握的病毒相关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我非常想找到一种大家更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来做科普,同时又能不失科学内容的客观与精准。但是,病毒的知识过于庞杂,特别是对于没有生物学基础的受众来说,需要做的铺垫性介绍太多。这就会导致文章或演讲的整体长度偏长,降低了其所承载的知识的可接受度。

当央视《认识病毒,科学防控》特别节目找到我,希望我参与这个节目的录制工作时,我兴奋地意识到:这个节目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科普形式——聊科学。

《认识病毒,科学防控》特别节目一共邀请了三位嘉宾,除了我以外的另外两位嘉宾,是来自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施一研究员和孟颂东研究员。每期节目由两位嘉宾搭档,与主持人一起,通过聊天的方式来介绍病毒相关的科学知识。

在我看来,以“聊天”这种方式来做科普,相对于文章和演讲等其他形式来说有很多的优势。在多年的科普实践当中,我发现文章和演讲这两种常见科普形式的最大局限性在于其受众群体的类型相对固定。科普姓“科”,总要有些科学的内容,于是就让科普的文章和演讲变得不太容易读懂听懂。特别是有些科研人员写的科普文章,给人感觉就像是教科书;而他们作的科普演讲就像是把听众带回了学校课堂。这样的科普,自然会把很多人排除在了受众群体之外,只剩下那些已经具备了一定知识基础的受众。

而“聊天”这种科普形式的受众类型则要更加多样化。有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不一定天生就爱讲话,但一定天生就喜欢听别人聊天。这大概是一种为了与别人达成信息的一致性,以便实现“合作”的进化需求。事实上,从当今有声读物的迅猛发展中就可以发现,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更喜欢通过声音,而不是文字来获取信息。显然,聊天这种形式更易于接受,能吸引不同类型的受众。

其次,几个人聊天的方式也比一个人的独角戏更容易取得效果与内容的平衡。演讲这种形式虽然在近年来变得越来越普遍,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它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表演色彩。如果科普的演讲者本身善于表演,又有“观众缘”,那么就会达到很好的科学传播效果,反之则达不到传播科学的目的。

然而,传播效果不好,并不代表其所传播的内容不好。而聊天这种方式引入了多个人物,可以通过问答、补充、解读、辩论等多种形式,在内容与效果之间取得更好的平衡。

当然,作为一个电视节目,不能只有聊天这样单一的形式,还需要配合其他技术手段,才能吸引最广泛的观众来观看节目,达到广泛传播科学知识的目的。虽然《认识病毒,科学防控》特别节目的录制地点始终是在演播室内,但是通过先进的AR增强现实技术打造了一个由多种科学元素组成的虚拟微生物实验室作为访谈场景。与此同时,在主持人和两位嘉宾聊科学的间隙,还穿插了创作团队专门制作的一些情景动画,用拟人等手法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病毒进入人体之后所发生的事情。这些元素的加入令节目有了更广泛的传播范围。

最后,《认识病毒,科学防控》特别节目的定位十分准确,本着服务于抗击疫情大局、服务于观众的创作思路,着重介绍了病毒的整体性知识,而不是仅仅局限在新型冠状病毒这一种病毒上。在本次疫情中,经常有朋友向我请教病毒的问题。但是仔细一聊就会发现,他们所缺乏的并不仅仅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有关知识,而是关于病毒整体的基本认识。事实上,如果你有了这些基本认识,即便对新型冠状病毒没有太多了解,也会少了很多疑问,少了很多恐慌。我认为,《认识病毒,科学防控》特别节目能够脚踏实地地以病毒基本知识为主体内容,实在是难能可贵的,更是疫情期间的众多科学传播产品中所缺乏的。

对我而言,在央视的演播室里以聊天的方式做病毒相关知识的科学传播,这是一次很新鲜的经历。我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同时希望更多的一线科研人员也能够得到这样的机会,用最家常的方式,跟大家聊聊他们所知道的科学。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