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狗狗不咬人”,对于深陷“宠物危机”中的民众来说,这句话可能再熟悉不过了,但多年来因为遛狗不栓绳导致的伤人事件却频频发生。
 
  2021年1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规定携带犬只出户,应当按照规定配到犬牌并采取系犬绳等措施。
 
  这一规定可谓是“千呼万唤始出来”。为何简单的栓绳行为成为大家的痛点?遛狗不栓绳到底有多危险?
 
  可怕的是魔鬼在身边
 
  很多人呼吁遛狗要栓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担心被狗狗咬伤,增加被狂犬病毒感染人的几率。
 
  
 
  显微镜下的无数狂犬病病毒粒子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如果有“丧尸病毒大赛”的话,我必然会给狂犬病病毒投一票。很多人会说,可怕的病毒很多啊,比如,埃博拉病毒,多可怕!你为什么要投给狂犬病病毒呢?
 
  原因很简单,一是狂犬病的死亡率高,二是容易接触到。
 
  可以和埃博拉病毒比较一下,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死亡率是90%,而感染狂犬病毒的死亡率是——100%。埃博拉病毒是很罕见的,不去疫区、不接触病人的话,根本接触不到,而狂犬病病毒呢?你出门遛弯,遇见的狗可能就携带着。
 
  
 
  一只正处于狂犬病末期的狗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网上有统计数据说,仅以北京的狗为例,已注册的狗有90万只,未注册的狗有60万只。在注册的狗里面,只有大约70%,也就是63万只狗接种了狂犬病疫苗。也就是说,有87万狗未接种疫苗,存在传染狂犬病毒的风险,而这份高概率的风险可能会随时爆发。
 
  可能还会有人心存侥幸,不还有狂犬疫苗能救治吗?
 
  但我们却经常忽略一个简单明确而又危险的事实——我们只能接近100%预防狂犬病的发作,可是狂犬病一旦发作就会有100%的死亡率。
 
  直到2004年,人类历史上有据可考的第一位狂犬病幸存者才出现,但是,十多年过去了,逃离鬼门关的也仅仅只有这一次奇迹。即便在现代医学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所有病人仍然将无可避免地走向死亡,所谓的治疗只能减轻病人的痛苦,不过是无奈中的一种临终关怀罢了。
 
  “无知无畏”,中国的狂犬疫情还未消除
 
  除了100%的致死率,更可怕的,是不少人的无知与“无畏”。
 
  根据中国CDC发布的《中国狂犬病防治现状》,从发病的人群分布上看,可概括为“三多”:
 
  农村地区病例较多、男性病例较多、15岁以下儿童和50岁以上人群发病较多。
 
  我国狂犬病疫情持续高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传染源数量庞大,而免疫率低。
 
  调查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犬、猫免疫率低,农村地区犬只免疫率仅为10%至20%,猫则几乎没有进行过免疫,无法形成免疫屏障。
 
  
 
  感染狂犬病毒的狗,唾液会从嘴里流出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2. 部分人群暴露后不能进行处置或处置不规范。
 
  落后地区因经济及知识普及水平偏低,部分居民对暴露后及时处理没有意识,相应地,也不能得到规范化的处置。
 
  另外,有研究表明,暴露后处置失败率为1.24/万。
 
  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没有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或未完成疫苗的全程接种。当然,疫苗是否合格,接种人员是否具有相应资质也可能会影响对狂犬病的免疫效果。
 
  除此之外,我们已经知道了狂犬病毒是嗜神经病毒,那么暴露病毒的伤口范围越大,离神经中枢越近,其预后越差。
 
  令人痛心的是,对于婴幼儿,由于肢体长度仅有成人的几分之一,且被犬只咬伤的患处往往是头颈等离大脑很近的部位,病毒通过外周神经到达中枢神经的时间短,发病速度远快于成人,即使在接受规范化的处置后,仍有较高的死亡率。
 
  不慎感染狂犬病病毒到底会有何后果?
 
  金庸在描述东方教主的独门毒药——三尸脑神丹时曾说道,“尸虫可钻而入脑,咬啮脑髓,痛楚固不必说,更且行事狂妄颠倒,此疯狂尚且不如……”
 
  
  嗜脑,有潜伏期,发作时行动不受控制,都与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狂犬病有异曲同工之处。
 
  狂犬病病毒就具有明显的嗜神经性,病毒能够在神经元内复制,通过周围神经进入神经分布的组织器官,如唾液腺。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会看到发病的动物或者病人会有大量分泌唾液的现象。
 
  暴露病毒,到患者出现临床症状的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人感染狂犬病病毒的潜伏期一般为20-90天,极少会几天之内或一年之后发病。
 
  狂犬病的最初症状是发热,伤口部位常有疼痛或有异常或原因不明的颤痛、刺痛或灼痛感(感觉异常)。随着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扩散,发展为可致命的进行性脑炎和脊髓炎症。
 
  根据临床症状主要分为以下两型:
 
  1.脑炎型(俗称狂躁型)
 
  比较多见。患者机能亢进,躁动,恐水,易出现幻觉,自主神经紊乱。数日后患者因心肺衰竭而死亡。
 
  病程较短,约2-7天。
 
  2.瘫痪型(俗称麻痹型)
 
  较少见,约占临床病例总数中的20%。从咬伤或抓伤部位开始,肌肉逐渐麻痹,然后患者渐渐陷入昏迷,最后常死于呼吸麻痹。
 
  病程较长,约2-10天。
 
  病毒进入体内后,首先会在咬伤处的肌肉细胞中复制。快的话几天就进入下一步。接着在神经肌肉接点进入外周神经细胞,沿着轴索扩散,在脊髓的运动神经元和局部背根神经节处复制,随后进入整个神经系统,逐渐扩散至各个器官,引起我们在临床上看到的种种表现。
 
  大家之所以会谈“狂犬病“色变,主要是因为其100%的致死率。面对如此可怕的对手,我们并没有真正的“解药”。
 
  但是!
 
  狂犬病是一种完全可以预防的致死性疾病。
 
  当我们在谈预防的时候,最根源的就是要将感染扼杀于摇篮之中。预防狂犬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归纳起来就是五个字:遛狗栓好绳!
 
  虽然法律为这一行为提供了明确的解决途径,但为这一规定点赞过后,更重要的是实打实的行动。
 
  作为个人,我们能做的看似不多,其实很多。
 
  如果你养狗,拜托你一定做到遛狗牵绳。
 
  如果你周围有人养狗,希望你可以提醒他们同样的事。